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金重金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后,虛擬現實(VR)技術步入大眾的視野,在全球不論虛擬現實硬件公司還是內容公司均在蓄能開發,而VR的商業化應用探索仍處在一片藍海。
作 為較早涉足虛擬現實領域的VR技術公司-指揮家智能科技,從2014年起先行探索VR技術在地產這個大行業的商業化應 用。至2015年,已為國內多家知名地產商提供VR地產服務,包括世界500強中交建設,國內百強企業建發房產、方圓集團等。據悉,指揮家“VR虛擬樣板房”產品已進入國內包括上海、廣州、蘇州、長沙等十余座一二線城市。
2014 年,萬科集團總裁郁亮在人民日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,稱我國房地產行業已進入白銀時代,這個論點成為了大家的共識。從粗放式發展轉型也成為了廣大房企持續發 展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,產業面臨著全新的升級和拓展,而VR虛擬樣板間既是在這種新環境下應運而生的地產營銷工具。
指揮家“VR虛擬樣板房”能夠模擬銷售顧問帶客戶參觀樣板間的路線,搭載人機交互的技術,使用戶在空間里實現真實的行走看房感受。不僅如此,VR虛擬樣板房的高層外景還利用大疆無人機拍攝,抓取戶外不同高度、時刻的景色,渲染出真實樣板間外景。
對 一個開發商來說,期房有營銷期的限制,旅游地產又大多是異地銷售,這些天然的短板不僅增加了房產商的成本,也降低了購房體驗,而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地產 營銷中,將可以省去看房期間的不必要環節。“VR虛擬樣板房”猶如一套移動樣板房及景觀展示區,不僅增加地產營銷的亮點及覆蓋范圍,一次性低成本的投入即 可展示多套戶型風格,帶給客戶沉浸式體驗,加深對項目的感知和印象,也能提供給銷售充分的介紹時間。
對 大眾而言,與其他消費品相比,房產消費的門檻更高,消費者希望能充分的知曉樣板房的一切信息。而在以往的購房中,傳統的戶型圖、效果圖、3D動畫等并不能 在項目前期很好的向普通消費者傳達直觀的空間信息。而在虛擬現實技術的幫助下,購房者可在一秒鐘內穿越到未來,無需等到樣板房及景觀示范區的落成,就可以 在地產營銷活動中,親身體驗“走入”幾年后才能落成的建筑主體內外和小區,率先身臨其境的看房。
提 及“VR虛擬樣板房”的看房體驗,我們只需戴上虛擬現實眼鏡,對著電腦屏幕,就可以以第一人稱視角漫步樣板房。房屋的布局、家具的陳設,甚至陽臺外的景觀 等都能清晰地看到。““VR虛擬樣板房”的場景和真實的場景基本別無二致,在虛擬現實場景中,樣板房的任何角度都能實現照片級的還原”,此番描述正是體驗 過“VR虛擬樣板房”后的真實感受。
一時間,國內地產VR市場,迎來了很多內容提供商,價格標準五花八門,當然質量也是良莠不齊。所以,在沒理清質量區分標準的前,vr虛擬樣板間價格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。
首先,要搞清楚VR不是3D。
其實VR的視覺也是立體的,但VR本質上區別3D,在于3個字,“沉浸感”。什么叫沉浸感?打個比方,你坐在電影院看3D電影,你是你,電影是電影,你環顧四周,看到的是其他觀眾。帶上VR眼鏡,你還是你,但你瞬間進入了電影,你環顧四周,全是電影里的場景,3D是看電影,VR是進入了電影。
其次,分清三種常見看房產品關于樣板間展示內容的開發技術,市面上目前常見有三種,UE4,U3D以及360度全景照片。
先說360度全景照片,它本質上就是一張照片,和VR沒半點關系。
UE4和U3D是內容開發時,所用的不同的渲染引擎,簡單來說,UE4比U3D高級。不懂技術怎么區別呢?很簡單,畫面一眼就能看出來。UE4出來的是照片級別效果,而U3D真實感則差很多,一看便知。
說了這么多想必大家對VR樣板間也算有個初步了解,2016年被稱為VR元年,小編相信指“VR虛擬樣板間”,將成為地產白銀時代下的新型營銷利器